窦性心动过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王新华窄QRS波心动过速诊治一例锵锵EP
TUhjnbcbe - 2021/11/19 14:44:00

经典临床病例抽丝剥茧解析身临其境讲解

《锵锵EP七人谈》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设置,邀请了7位国内知名电生理术者轮流主讲。通过结合具体临床案例,从术前心电图解析、术中电生理鉴别诊断及导管消融策略等环环相扣的步骤等入手,一步步剖析各类电生理手术的要点和难点,帮助学员快速汲取要点精华,提升专业素养。

本期主讲

王新华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

病例介绍

患者,男,27岁,反复心悸2年。发作呈突发突止,无黑矇晕厥。静息体表ECG(图1)、心脏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发作时ECG(图2)提示窄QRS心动过速,HRbpm,II/III/aVF导联假性s波,V1导联假性r波,提示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可能性较大。

图1

图2

电生理检查

图3

图4

解析:常规RVaS1Sms频率递增刺激,至ms室房呈递减传导(图3)。HRAS1S/ms刺激,-10ms扫描未见AH跳跃,不能诱发心动过速。HRAS1S1ms诱发出临床型窄QRS心动过速(VA1:1关系)。测定窦律HV间期与发作时HV间期相同,均为58ms(图5,6)。

图5

图6

图7

图8

解析:心动过速时行RVaS1Sms拖带,成功拖带起心房,拖带后呈“VAV”顺序,测得PPI-CL为ms(图7)。心动过速时行心室RS2刺激,未能使下一个A波提前或落后,不能重整心动过速,不支持旁路(图8)。

综合上述结果房室结双径路可能性较大。但心房早搏刺激未见AH跳跃。反复以35W/55°C进行慢径改良,消融无交界反应,巩固消融后心动过速仍能诱发。故房室结双径路诊断存疑。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

图9

解析:予心动过速发作时经置于右房的Swartz鞘管弹丸式推注腺苷12mg,可见室房分离而HV间期/VV间期恒定不变(图9),房室结被腺苷暂时阻滞而不影响心动过速,不支持AVNRT,可能为少见的结室(结束)纤维介导的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或His室速。

图10

解析:心动过速时再次采用RS2刺激,His不应期RV早搏不能提前下一个His波,不能重整心动过速,故亦不支持结室(束)介导的心动过速(图10)。

电生理检查结果:根据上述电生理检查结果,可明确排除旁路、房速,不支持房室结双径路和结室(束)介导的心动过速,不能完全除外交界性心动过速。但交界性心动过速罕见,且一般对腺苷敏感,故最终建立His室速诊断。

射频消融

经主动脉逆行法标测主动脉根部,在右冠窦底可见极小远场His电位(红色箭头处)提早于右侧His电位(图11),但盐水灌注射频35W试放电无效。跨主动脉瓣在左侧His附近标测比右侧His电位更早而碎裂的尖峰电位(图12,红色箭头处),此处25W小心放电15s后重复原方案刺激室速无法诱发(放电过程中未见交界心律和PR延长),此处窦性心律下可见小His电位(图13),考虑此为有效靶点,盐水灌注30W巩固放电s,术后静滴异丙肾,反复心房/心室S1S1、S1S2、S1S2S3程序刺激均无法诱发心动过速,说明消融成功。术后心电图PR间期正常(图14)。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讨论总结

问题1

能否完全排除房室结双径路?

少见情况下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可伴有上部共径和下部共径阻滞,表现为逆传心房和前传心室的文氏现象,腔内电图可表现为房室或室房非1:1传导。腺苷可一过性阻滞房室结,均可终止AVNRT发作(通常终止于A),此例静推腺苷12mg可见逆传心房阻滞,此时虽不能完全除外慢径继续前传,但应该会受到腺苷影响而出现传导延缓,导致心动过速周长的一过性延长,而此例在室房阻滞期间心动过速HV、RR间期无明显改变,据此不支持房室结双径路。

问题2

为什么室速HV间期与窦律HV间期相同?

通常情况下起源于His-Purkinje系统近端室速的QRS波形态与窦律多少存在一些差异,室速HV间期也常短于窦律,而此例His室速的QRS形态和HV间期与窦律完全一致,结合腺苷推注后RR间期保持恒定的特点,推测其可能为折返机制;有报道部分病例存在致心律失常性His盲端纤维,推测此例也可能存在His盲端纤维并参与折返,且折返的传出正好与His束起始部相连接,如此可解释此例的电生理检查结果。

不想错过心脏之声的推送?

戳文章顶部蓝字“哈特瑞姆心脏之声”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新华窄QRS波心动过速诊治一例锵锵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