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家想的不同,我并不是一直向着西医的,我也看过很多中医,并由此对中医非常失望。
在西医和中医之间摇摆
还是按时间顺序来说吧。
年,第一次去看病,是因为月经不调,就去找了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老师开了7副药。老实说,老师在药房里亲自用那种老式秤称药,带秤盘和秤坨的那种,看起来很有古时候中医给人看病的感觉,7副药也不贵,好像才多块钱。当然这种私下找人看病肯定不能报销的。
那时候医院,可以帮忙煎好直接喝,不方便的病人还可以找快递帮忙把药送回去(煎好的和草药都可以)
所以我买了一个煎药锅,就是各位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陶锅。
突然就想到我导师开药的时候,经常开着开着看到药味太多,就说锅里盛不下,不好煎了,或者花花草草的药太多容易漂在水面上,也会不好煎。这个时候就会减去一些药。我导师这种对病人的考虑还有很多,具体见我那篇"为人师表"。
在寝室里煎中药味道是非常大的,好在不难闻,我室友也没提出什么异议。实际上煎药是非常麻烦的,要先煎一次,倒出来药液,再煎第二次,混合在一起再分成两杯,这样两杯的药量浓度就相同了。饭后半小时喝一杯就行。加的水不要太多,能盖过药就行了,煎的太浓太淡就不好。
有的病人为了充分利用药效煎好几次,甚至药渣加水泡脚,实际上这些完全没必要,煎两次就好了。同时还有一些药有特殊煎法,比如阿胶是熔化(专业术语叫烊化),不是直接煎。法半夏是一捏就成碎末的,自然也不能下锅煎。这里面的知识太多,就不详细讲了。
一番战斗之后药煎好了,喝了,客观的讲,非常难喝,这种难喝很难形容,跟美式咖啡的苦还不一样。而且不能随便加其他的东西比如蜂蜜,那会改变药效。比如饴糖(麦芽糖)也是一种中药,不能随便加。直到现在,我都不是很愿意喝中药,这是一个重要原因。看我导师的那些病人里,天天喝,我实在是非常佩服。
难喝也就算了,我喝了7天,拉肚子拉了7天,整个人都虚脱的那种。
第二个月,月经果然准时来了。但是第三个月又不行了。
相信你们已经懂了,无论中医西医都是需要经常复诊的,而我没有。
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医院找了这位老师,当时因为没有看病经验,病史讲的乱七八糟。老师开了温经汤,这是一个著名的方剂,主治中焦虚寒,养血去瘀。当然,我到底是不是这个证,已经无从考证了。这次吃了之后没有拉肚子那次有效果。
插播一个故事,我室友之前长很多痘,一直在找人给她看病,也找到了这位老师,这位老师据说他有办法弄到一个已经停产的"黑布药膏",我室友用了这个来之不易的药,结果并没有效。最后是性激素六项检查证明她睾酮增高。
我当时月经四五十天来一次,由于并没有对我造成很大困扰,当时我也没学过什么妇产科学(年才学),基本上处于放任状态。我有个室友一直跟着一位妇科医生学,她说那些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人都非常胖,我不像。这算是我又错过了一个机会。
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个表现非常多样的病,可以说是千人千面。
说到这里,我就想吐槽中医教材了,砍掉一大堆西医内容,再加上中医内容,就能成为中医教材了么。中医妇科学,也没有让我发现月经这里面有问题。
后来我就开始买"蓝色生死恋"——即临床医学本科教材,因为蓝皮、内容又多,故有此外号。
《妇产科学》里面关于多囊的不过是一两页而已,而我当时拿到的是第8版,诊断用的还是年的鹿特丹标准,这个标准是一个排除性标准,也就是如果你还有其他的病导致看起来多囊,那就不是真正的多囊。
新的第9版写了年我国自己设定的诊断标准(同样是排除性诊断):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出血是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排除其他影响内分泌疾病的情况下,如果满足B超下显示PCO(即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英文名PCOS)、高雄激素/高雄激素表现,这两条满足任意一条才可诊断PCOS。
解释一下什么是高雄激素,除了性激素六项里面的睾酮,还有游离睾酮、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双氢睾酮。
什么是高雄激素表现,多毛(主要是性毛,比如嘴唇、乳房(尤其是乳晕,一根即有诊断意义)、下体尤其肛周多毛),和大家平时想的四肢腋下多毛不一样哦。除了多毛,还有长痘,是雄激素刺激所致(当年我还去皮肤科看过,属于治标不治本)。当然还有月经不调、排卵不规律或不排卵等,甚至B超下的PCO,这些也都是受激素影响。
很明显,在精神科药物的帮助下,我虽然满足后两条,却不满足第一条,这就足以推翻我原发性的PCOS的诊断了,证明我的PCOS为精神科疾病导致,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早在初高中我发病的时候月经就不正常。
看PCOS,最早是医院看的,指标倒都还好,主要是妇科B超需要憋尿,在短时间内饮水毫升以上才能使膀胱充分充盈推开肠子,看到子宫及其附件的情况。而省中医做B超的医生没有告诉我这一点,在不充盈的情况下报了阴性结果(医院,第一次憋的不够,医生马上说,你回去再喝水,等会再进来还是没喝够你走人吧,不做了。这才知道原来要喝那么多水)。
同济的医生虽然很凶,却是一个负责任的医生。
拿了一大堆检查结果,再去看医生,果不其然医生按PCOS开了短效口服避孕药和二甲双胍。医院一个中医科医生,就顺便一起看了,他的观点是,肯定是PCOS,激素不用吃,开了一个补肾的方子。(也许原理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胰岛素异常+肾上腺功能异常吧,这些检查在我到了上海听说上海交通大医院内分泌科看病很厉害,就过去做了一整套)。
医院就在同济旁边,医院的妇科,医生说不来月经只要2个月吃一次*体酮让月经来就行(一直不来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我最后使用的是同济的方案,吃短效口服避孕药、二甲双胍、中药。
这些看起来都治标不治本,激素是控制雄性激素,二甲双胍是控制胰岛素,中药。。。我不知道咋解释,可能是能够控制肾上腺功能。
到了上海,我实在不想吃中药,一方面排斥,一方面确实不好喝,就停了。而短效口服避孕药也是治标不治本,吃就来月经,不吃就不来。
因为我知道自己有这个问题,分医院都看过,一次医生态度特别不好,病历写的我一个医学生都看不懂,但检查出来我有亚临床甲减,这种不用治,只有到甲状腺功能真正下降才需要吃优甲乐。至于医生开出来的OGTT(就是喝糖水,检测血糖和胰岛素,还可以检测胰岛功能C肽),医院都是给你开葡萄糖水,叫你喝7.5支,医院药房给我一包糖粉。
糖粉。
我???我自己找开水冲?
这里面还有个大问题,OGTT标准试验是服用75克无水葡萄糖,而医院那些常用的50%葡萄糖注射液,是一水葡萄糖。我想稍微有点化学知识的就能懂得了,喝7.5支一水葡萄糖和7.5支无水葡萄糖是完全不一样的。
考虑到甲状腺确实有问题,于是再去复查,跟医生说我甲状腺想复查一下,医生也不问清楚到底是哪种甲状腺的问题,直接大笔一挥给我开了甲状腺功能十项。
???
捞提成也不是这么捞的吧。
我对我校的附属的看病体验是十分不满的。
那我说个对比的,医院内分泌科看了我那些检查,开了一整套检查(其实也没多贵,多块,还能报销)。这位医生的意见是,短效口服避孕药不用吃,那指标不治本(确实如此,前面同济的中医和协和的妇科医生也认为不应该吃),单吃二甲双胍就行了。医生说,我不算PCOS,撑死了也就是个PCO。做OGTT的时候医生问,你以前做过吗,我说很早做过忘了,他就拿出一张早就打印好的纸,上面详细地写了OGTT怎么做,写了要空腹8小时(水也不能喝),写了应该喝82.5毫升的糖水,然后加毫升的液体冲成一杯,慢慢喝,喝急了会吐,5分钟内喝完,喝完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喝咖啡和吸烟以保证2小时血糖的结果准确。
如果你认为医生上来就开一套检查是为了提成,我认为不是,而是我的那些检查都比较久了,且做的也不完善,重新做一遍容易掌握情况(我上面提到的好多雄激素以前都没有查过)。医院检验科的水平也不一样,像医院的检验科,那是有认证的,这也是医院医院检查无效的原因。
医生约定半年后复诊,半年后再去,他就不再开一大套检查了,而是有针对性的开了检查。有些我想不到的检查,比如维生素D,为什么要查这个呢,查这个一般是怀疑钙吸收有问题,而我当时确实人白的不正常,同时维生素D也与血糖有一定的关系。
至于医院那些人性化措施,我就不讲了,去过的都能体会到。
再具体说说我院吧。年8月突发高烧40度,正是疫情期间,吃了扑热息痛没反应,平时备的强效抗生素也找不到了(我并不建议各位在家里备抗生素,没有医学指导容易出事或者导致耐药)。从白天坚持到晚上,一点也没退烧,只能去离我一条马路的我院急诊科了。
因为发热,只能先昏昏沉沉到了发热门诊,挂号看病交钱开药。核酸抽血还做了个胸部CT(也许是排除肺炎,也许是排除新冠)。目前到这里还没有什么奇怪的操作。结果发热门诊开了一针臀部注射的药。我虽然不认识那药,但我知道臀部针退烧绝对是很老很老的药了,居然还在用,还用在我一个烧40度人身上。
打完针,等检查结果,白细胞2万,正常-00,CT没事,倒是顺便给我扫出一个脂肪肝(这肯定是奥氮平干的,当时斤)。
白细胞这么高,加上发热,首先要考虑上呼吸道感染,要用抗生素。
开个屁股针???
然后护士再次测量了体温,依旧40,于是发热门诊转急诊科。
急诊科的医生倒是挺温柔,问了几句情况排除要命的病之后,拉了个心电图。心电图本身倒没什么问题,窦性心律(等于正常心律),可是心率到了次/分。(其实我觉得纯粹是烧的太严重引起的,但急诊科医生的考虑肯定跟我不一样,他会想到这样的心率可能会出现某些严重的问题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
正常窦性心动过速-不需要治疗,我这个也太高了,加上一时也判断不出来其他的问题,医生就先开了抗生素,并且叫我今晚留观,别走了。
抗生素开的是什么呢,是头孢,头孢倒不是什么水货抗生素,可头孢类抗生素的特性是维持时间极短,基本上3个小时就代谢完了。
那么,医生就不应该只开一剂抗生素,至少也要开三剂才行。或者至少应该告诉我一下,后面还有针要打。否则,他作为急诊科医生,明天早上他下班了,我难道还要再找医生再开?而这中间,药打完了的时间又该怎么算呢?
现在抗生素管理规范了,有很多抗生素是普通医生不可以用的,需要在上级医生批准下才能开。特别是头孢四代五代、第四代喹诺酮类、青霉素大类中的XX西林舒巴坦/他唑巴坦(阿莫西林相信很多人吃过,而这个后缀舒巴坦/他唑巴坦正是针对XX西林耐药而设计的)、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等。这几种限制型抗生素必须高级职称才能开。
可是急诊科医生开的这种头孢不属于上面那些。他就是开个第三代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这个药临床上称为呼吸喹诺酮,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效果特别好),这个又不是什么限制级抗生素,一天只用给药一次。不就解决了吗(实际上我在宿舍找不到的强效抗生素就是这个左氧氟沙星)。
我不知道急诊科开药是不是还有其他限制,但只开一剂头孢是不可能退烧的。我也不想留观,就昏昏沉沉回宿舍了。
第二天人精神了点,找到了自备的左氧氟沙星,下午就退烧了。头孢代谢那么快,这绝对不是吃了半个饼就饱了的问题。
现在我可以说的头头是道,可是在当时烧得那么厉害,哪有功夫去和医生质疑治疗方案呢。
在这之前还有一次,发烧加腹泻,不过是烧38度,吃了左氧氟沙星之后过去的。我跟医生说我是我院的学生。查血,医生指着化验单说,你应该会看吧,果然显示血容量不足,白细胞很高(具体多高不记得了),我说我已经吃过了左氧氟沙星,她说那就接着吃吧(左氧氟沙星除了是呼吸喹诺酮,在泌尿系统感染中也很好用),开了一盒就回去了。
各位说说,医院,作医院之一,医院,甲状腺门诊、发热门诊和急诊科就这个水平?
我这一年吃精神科药+二甲双胍月经正常,也可以证明医生说的,激素药是不用吃的,反而掩盖真实病情。而这个新发现,等到8月份医院复诊再说吧。说不定我就再也不戴多囊的帽子了。
我今天也翻了妇产科学中多囊的那一部分,可能我还是看的书太少,才不能把这些碎片的知识联系起来吧。
那么,还是昨天精神科医生留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在医院检查结果阴性的情况下仍然不能用丙戊酸盐呢?
我也不知道。只能等下次复诊,把我昨天写的那些和他说一遍,再请他解答这个问题了。
好像快到了,那么就一人喝两杯吧。
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