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之江心学种族对房颤射频消融及药物治疗疗效
TUhjnbcbe - 2021/7/23 17:54:00
ios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本期作者简介

叶利方,医学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苏州大学博士在读。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擅长心血管常见疾病、各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诊治。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钱琳艳主任医师,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杭州医学院兼职教师,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冠心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血管康复学组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对心血管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熟悉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致力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器械治疗、电生理与导管消融)的介入治疗

导管消融目前已成为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导管消融策略在改善房颤患者的临床预后方面是否优于传统药物治疗仍无定论。CABANA临床试验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导管消融与药物治疗房颤的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导管消融策略与药物治疗相比,并未显著改善复合主要临床结果(死亡、致残性卒中、严重出血或心脏骤停),但消融后死亡或心血管住院的次要终点以及房颤复发显著减少,生活质量。但由于不同种族人群之间的治疗策略选择差异较大,种族对于不同治疗策略的影响尚不清楚。

近期JACC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是CABANA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按种族分为少数民族(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夏威夷人、其他太平洋岛民和其他多种族亚群)及非少数民族,从而评估不同种族对于导管消融及药物治疗方案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北美CABANA队列登记的少数民族中,与药物治疗相比,导管消融可显著改善房颤患者主要临床终点(死亡、致残性卒中、严重出血和心脏骤停的复合重点以及全因死亡率)。但在非少数民族中,两种治疗策略临床终点未见明显差异。

主要结果:1.CABANA的主要终点事件(死亡、致残性中风、严重出血或心脏骤停)发生在导管消融组62名少数民族组中有8名(12.9%),药物治疗组65名中有15名(23.1%)(消融与药物治疗的调整HR[AHR]:0.32;95%CI:0.13-0.78)(Table3,CentralIllustration)。2.全因死亡率:消融组62人中有6人(9.7%),药物治疗组65人中有12人(18.5%)(AHR:0.28;95%CI:0.10~0.79)(Table3,Figure2)。对于包括致残性中风、严重出血或心脏骤停在内的复合终点的其他组成部分,事件发生率较低,与药物治疗相比,接受消融治疗的种族和少数民族参与者发生的事件较少(Table3)。3.导管消融组62名少数民族组中有37人死亡或心血管住院(59.7%),药物治疗组中有45人(69.2%)死亡或住院(AHR:0.73;95%CI:0.47-1.13)(Table3)。导管消融组中有2名(3.2%)死于心血管原因,药物治疗组中有7名(10.8%)死于心血管原因4.房颤复发与负荷:消融组在消融期后12个月房颤复发的累积发生率为28.9%,而药物治疗组为55.9%(Figure3)。48个月时,消融组和药物组的相应发生率分别为38.9%和63.7%。总体而言,在少数民族人群中,与药物组相比,消融组的首次房颤复发相对减少55%(AHR:0.45;95%CI:0.23-0.89)。在少数民族群体的基线时,CABANAHolter记录时间的平均37.1%在房颤(消融组为25.1%,药物组为53.1%)(图4A)。在非少数民族群体的基线,平均50.5%的记录时间花在房颤上(51.1%在消融组,50.3%在药物组)(图4B)。在12个月时,消融组的房颤负荷平均为4.2%,药物治疗组的房颤负荷平均为18.1%。3年时,相应的百分比分别为12.6%和27.9%。在前3年的所有随访时间点,消融组的房颤负荷均低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在北美CABANA队列登记的少数民族中,与药物治疗相比,导管消融可显著改善房颤患者主要临床终点(死亡、致残性卒中、严重出血和心脏骤停的复合重点以及全因死亡率)。但在非少数民族中,两种治疗策略临床终点未见明显差异。之江心学评述:这是第一个评估导管消融与传统药物治疗在少数民族房颤患者中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在该研究中,少数民族房颤患者患有高血压、症状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和射血分数下降的比例更高,少数民族药物治疗组的临床预后相较于非少数民族患者更差,而同时导管消融对于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疗效往往更好。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房颤人群导管消融及药物治疗策略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少数民族房颤患者相较于非少数民族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更差原因则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在心衰或者左室肥厚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而少数民族房颤患者较高的心衰及左室肥厚比例恰恰导致了该人群更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令人惋惜的是,亚裔患者没有归属于少数民族患者人群,所以亚裔房颤人群的导管消融及药物治疗疗效对比仍不明确,后期需进行关于这一人群的RCT研究去评估两种策略的优劣。

参考文献

ThomasKL,Al-KhalidiHR,SilversteinAP,MonahanKH,BahnsonTD,PooleJE,MarkDB,PackerDL;CABANAInvestigators.AblationVersusDrugTherapyforAtrialFibrillationinRacialandEthnicMinorities.JAmCollCardiol.Jul13;78(2):-.doi:10./j.jacc..04..PMID:.

未来可期

王利宏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副主席,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入选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重点专项十三五计划、国家卫计委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心电与循环》、《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Diabetes、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等杂志审稿人。是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已主刀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和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介入手术等近万例。

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医生39名(其中博士学位19名,硕士学位18名);正高职称11名,副高职称15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护理人员60人,副主任护师2名。目前有张床位,其中CCU20张,心导管室3个,心功能室1个,拥有世界最先进的DSA机3台、电生理仪2台,飞利浦心超机1台。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浙江省仅有的一家同时具备“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和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成人)”三大心脏介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CRT植入技术培训基地。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的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医院之一,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也是国内最早应用冠脉内血栓吸出术治医院之一。应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叶克膜),打破极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区。在省内最早采用介入技术封堵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努力拯救高危患者的生命。在浙江省率先应用Ampla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心血管病研究领域最顶尖的杂志Circulation、Hypertension、JournalofHypertension、AmericanJournalofHypertensi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其它厅局级等课题40余项。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各1项。

往期回顾

、之江心学:“严寒与酷暑”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影响

、之江心学:老年HFrEF患者药物疗效对比:ARNIv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

、之江心学:又一个跨学科合作的机会——美国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心律失常观察报告

、之江心学:超薄钢梁药物洗脱支架Orsiro的荟萃分析:与传统II代DES相比占优

、之江心学: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之江心学:心肺不分家:当心衰遇到肺炎结局如何?

、之江心学:左房食道瘘的警钟—过低的阻抗

、之江心学:甘油三酯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一直被忽视的问题

指导:王利宏

技术支持:丁亚辉

策划:金钦阳

作者:叶利方、钱琳艳

排版:林敬阳

审稿:王利宏

欢迎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之江心学种族对房颤射频消融及药物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