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姐因经常感到胸闷,到霍邱一院心内科就诊,检查发现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房轻度增大,食道超声提示各房室内未见血栓。尽管明确诊断为阵发性房颤,但考虑到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如果不及时进一步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功能恶化,引发器官栓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心内科治疗团队深入讨论分析了患者病情,建议对其实施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
房颤射频消融术简单的说就是把一根连接心脏的“调皮”肺静脉进行消融处理,从而达到心脏恢复正常跳动的手术。在此之医院进行开胸手术,而今在霍邱一院就能在几乎无创的情况下进行!
详情如下:11月18日下午2点,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心内科团队在上级专家指导下,应用三维CARTO系统,经房间隔穿刺,在患者左心房标测左右肺静脉血管开口电位图,构成立体建模图形,依据这个立体建模图形给予病人两侧肺静脉开口环形消融,隔离肺静脉开口电位。经再次刺激心房,发现未能诱发患者出现房颤及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现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霍邱一院心内科主任陈义民介绍,房颤为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指心房无规律地、快速地跳动,心房率能达到—次/分钟(正常情况下为60—次/分范围内),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房颤发生后,容易在心脏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并导致中风等严重的并发症,时间久了还容易发展为持续性房颤,引起心律失常型心肌病,并导致心衰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常规药物治疗疗效差且不能根治,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出血多、死亡率高,难以推广。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代表了国际上治疗房颤的最前沿技术,该项技术通过采集患者心脏立体电活动和解剖结构,并以此指导射频导管进行消融,它是基于去除房颤发生的触发机制及改良房颤维持的心房基质,可以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该项新技术系微创介入技术,治疗有效率可达到90%左右,患者术中仅需要局麻,神志始终保持清醒,手术用时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观察3至5天即可出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