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之江心学真实世界的房颤消融疗效评价体系
TUhjnbcbe - 2021/5/25 16:19:00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www.xftobacco.com/

本期作者简介

赵晨泽,男,医学博士,医院心内科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目前主要从事各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诊治和相关研究。目前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发表SCI论文多篇,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丁雪燕,医学博士,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十余年,对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专业为心律失常与起搏电生理,获得国家卫计委的心脏射频消融及起搏电生理资质,尤其擅长各种室上性(包括室上速,房速,房扑,房颤)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卫生厅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项,发表SCI论文数篇。

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相比,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是一种更安全和优越的策略。目前主流的意见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房颤是否复发,即消融术3个月之后检测到的任何持续时间超过30秒的房颤、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也有学者认为,房颤持续时间和负荷与卒中等缺血时间相关性更大,因此房颤负荷的降低可能是一个更客观的终点,而不仅仅是复发与否。近期在J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真实世界的研究也证明了房颤导管消融可以大大降低房颤的负荷。由于大部分病人的房颤负荷监测比较困难,研究者纳入了所有安装了美敦力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后行房颤导管消融术患者。研究者分析装置记录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数据以确定房颤的复发与负荷数据,并通过其他检查(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加以确认。房颤负荷被量化成两个指标:房颤的时间百分比和每日房颤持续时间的中位数。根据患者第一次导管房颤消融术的时间,研究者分别统计了术前1年至手术当天、手术后90天内及术后超过90天三段时间的数据。该研究从例房颤消融术患者中筛选出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基线水平如下:如果以超过6分钟为复发的标准,导管消融术后1年的成功率阵发性房颤仅为28.2%,持续性24.9%。如果使用定义大于23小时为房颤复发,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为72.1%,持续性60%(接近我们平时认可的成功率)。在房颤负荷方面,在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房颤的发作时间减少了99.6%(从消融前的23.7%减少到消融后的0.1%),每日房颤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从0.28小时减少到0小时。同样,在名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房颤发作时间也减少了99.3%(从消融前的67.5%下降到消融后的0.5%),每日房颤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从23.98小时降低到0小时。由于房颤负荷大大减少,即使使用单次连续7天记录房颤事件的方法也只能检出不到50%的真实存在复发(大于6分钟)的患者。因此,研究者认为在真实世界中,房颤导管消融的治疗成功率因定义房颤的持续时间的不同定义而有很大差异,并且会受到检测方法的影响。传统的以消融后第一次房颤复发时间的指标可能低估了消融的疗效,因此,房颤负荷减轻的比例可能是一个更具临床相关性的评估指标。之江心学评述:

在大多数研究中,房颤消融手术1年的成功率大约在60-75%。因为测量方法便捷,既往大多数房颤消融的临床试验都将首次复发的时间作为终点,但是复查时监测方法或时间的不同,如24小时、48小时或7天以上的动态心电监测房颤复发的检出率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仅仅以是否监测到房颤复发决定房颤手术是否成功可能并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消融后房颤负荷比例可能是一个更客观和临床相关的终点。尽管该研究纳入的均为植入电子器械的房颤消融患者,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但房颤消融术后带来房颤负荷的显著减小、降低死亡、卒中及住院风险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LohrmannG,KaplanR,ZieglerPD,MonteiroJ,PassmanR.Atrialfibrillationablationsuccessdefinedbydurationofrecurrenceoncardiacimplantableelectronicdevices.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Oct20.doi:10./jce..Epubaheadofprint.PMID:.

未来可期

王利宏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副主席,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入选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重点专项十三五计划、国家卫计委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心电与循环》、《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Diabetes、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等杂志审稿人。是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已主刀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和先心病、冠心病介入手术等近万例。

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医生42名(其中博士学位18名,硕士学位18名);正高职称10名,副高职称13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护理人员60人,副主任护师2名。目前有张床位,其中CCU20张,心导管室3个,心功能室1个,拥有世界最先进的DSA机3台、电生理仪2台,飞利浦心超机1台。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浙江省仅有的一家同时具备“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和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成人)”三大心脏介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CRT植入技术培训基地。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的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医院之一,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也是国内最早应用冠脉内血栓吸出术治医院之一。应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叶克膜),打破极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区。在省内最早采用介入技术封堵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努力拯救高危患者的生命。在浙江省率先应用Ampla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心血管病研究领域最顶尖的杂志Circulation、Hypertension、JournalofHypertension、AmericanJournalofHypertensi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其它厅局级等课题40余项。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各1项。

往期回顾

、之江心学:PD-1免疫疗法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之江心学:TAVR后房颤抗凝:华法林与DOAC的较量

、之江心学:抗炎药物对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之江心学: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无心衰患者是否需要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之江心学:冠脉小血管病变药物涂层球囊疗效或不逊于药物支架

、之江心学:CASTLE-AF亚组分析:NYHA而非LVEF影响房颤合并心衰患者导管消融效果。

、之江心学:糖尿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栓管理模式及临床长期预后的影响-EPICORAsia研究

、之江心学:COVID-19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对死亡结局的影响

、之江心学:房颤患者排除左房血栓的替代检查?——血D-二聚体值

、之江心学:ACE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对1型糖尿病青少年的血管作用

、之江心学:祸不单行——成人先心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影响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

、之江心学:秋水仙碱的妙用:降低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之江心学:男女有别!永久性房颤患者危险因素、预后和生活质量介绍

、之江心学:冠脉CTA也能评估心肌缺血?

指导:王利宏

作者:赵晨泽、丁雪燕

排版:林敬阳

审稿:王利宏

欢迎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之江心学真实世界的房颤消融疗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