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主导产业成京郊小城镇发展关键m5xz5tru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

主导产业成京郊小城镇发展关键


作者:李庆国;李锐


    文章来源:农民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小城镇建设作为北京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不仅是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立的重要依托,还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小城镇建设,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建立主导产业是关键。”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在顺义区调研小城镇产业发展情况时说。


    1995年11月,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意见》。《意见》中确定了小汤山、长沟、杨镇等10个小城镇作为第一批试点,从此拉开小城镇建设的大幕。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北京市重点小城镇已达到42个,各个小城镇的品位特色、功能布局、产业和资源聚集优势逐步显现。42个重点小城镇产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为5518.8公顷,已开发利用2553.3公顷,占园区总用地的46.3%。据统计,2009年1月-8月,42个重点小城镇产业园区(或农民就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为14.2亿元;入区企业合计751个,其中已投产企业644个;项目总投资额为173亿元,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90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0.3亿元。小城镇建设对发展京郊经济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出来。


    产业园区建设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据统计,42个重点小城镇园区企业生产总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对地区发展贡献较大。如昌平区阳坊镇,2008年其镇域内的三个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6.9%,税收占全镇工商税收的83.7%,为该镇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吸引了大中型企业落户。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为小城镇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对大中型企业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入园企业已不仅包括一些中小型企业,也逐渐引入了一些诸如中粮五谷道场、顺鑫物流等大型企业以及在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的诸如牧羊园生物有限公司等外企,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的产业格局。目前,42个重点小城镇引进的项目中,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72家,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的企业有138家。


    促进本地农民就地就业。随着小城镇产业园区的发展,将逐渐成为吸引当地农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蓄水池,小城镇集聚本地农民就业的能力凸显。如顺义区高丽营镇,其产业园区吸纳劳动就业人数6677人,占全镇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总人数的80%。目前,42个镇在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员为28.9万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34.6%。


    逐步形成小城镇的特色产业。各镇在发展产业园区的同时,注重形成自身特色产业。如房山区琉璃河镇,2005年就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目前,核心基地已进驻5家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以非油炸方便面生产为主的中粮五谷道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肉鸭养殖加工为主的天鸿顺鸭业有限公司、三江宏利牧业有限公司,以生猪养殖加工为主的燕都立民屠宰有限公司和以特色农产品加工、展示、销售、配送为主的京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目前,在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引导下,小城镇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根据对42个重点小城镇的建设调研分析,产业发展存在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亟需调整、主导产业发展获得支持不足、产业园区或农民就业产业基地招商能力不强、入园企业效益不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在小城镇建设中,产业分区、功能分区要明确,产业园区的建设需要具备产业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机构和主导产业。”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说。今后,北京市小城镇建设应加大产业园区和农民就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市级支持比例。摸清各重点小城镇产业特点和优势,顺势而为,突出特色,避免雷同,做好产业发展的整体定位和规划安排。扶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出台企业向产业园区转移优惠*策,吸引优秀企业落户重点小城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