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会”话题转变 首都发展转型
新华北京1月12日电(任卫东 *海)隆冬时节,正在召开的北京市 两会 却充满春意。以前备受关注的GDP增速不再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控制PM2.5,如何继续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如何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如何更好缓解交通拥堵,如何提高百姓收入 话题冷热的转变,体现的是首都发展正出现意味深长的转型。提高发展质量 不以速度论英雄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府工作报告中说,2011年北京GDP增速8%以上。这个增速低于北京 十一五 年均11%以上的增速,也低于绝大多数兄弟省份。2011年,首钢石景山老厂区彻底告别炉火钢花,全市钢铁行业生产规模大幅收缩;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同比少增61.7万辆,机动车销售量下降44.3%;北京在全国率先作出新建普通住房价格 稳中有降 的承诺,全市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下降11.3%,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左右。 这三个方面的主动调整,将北京GDP增速整体拉低大约2个百分点。年初*府设定全年经济增速8%的预期目标时,已经预留了经济调整的回旋空间,经济平稳增长符合调控预期。 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如此评价。虽然GDP减速,但2011年北京地方公共财*预算收入达到3006.3亿元,增长27.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以上和7.5%以上;内需拉动更加协调,需求结构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保持在7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全面下降。北京市主要领导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北京付出了一些代价,牺牲了一些增长速度,但得到了财*收入增加、企业效益提高、就业和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力度加大、能源消耗下降的成果,以短期降低速度的代价,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这个代价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