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化改革最终是为了改善服务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

深化改革最终是为了改善服务


2004年3月15日,全国人大信息中心给国家图书馆发来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在本次会议的筹备和召开期间,贵单位对大会的信息咨询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贵单位派驻会议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认真遵守会议各项纪律,任劳任怨,团结协作,为会议代表、委员提供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代表、委员的好评。”


面对这样的赞扬,国家图书馆*委书记、副馆长詹福瑞显得很平静。在他看来,这是国家图书馆服务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后的必然结果。自2003年被列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国家图书馆锐意进取,积极创新,提出了“人才兴馆、科技强馆、服务立馆”三大发展战略,人事制度、岗位管理、分配制度、后勤和企业改革工作陆续启动,并已初见成效。


科学设岗 竞争上岗


“国家图书馆的工作是有量化标准的,比如我们的馆藏文献有2473万册(件),每天接待读者1.2万至1.4万人。所以在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前,我们对所有的工作进行了一次盘点,目的是要算清楚馆里究竟需要设多少岗,用多少人,每个岗位应该有多大的工作量。”詹福瑞说。


摸清情况后,国家图书馆首先进行科学设岗,根据工作性质将全馆的岗位分为行*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服务三大类,共6级,按照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确定岗位等级,1级为最高级。行*管理岗位原则上均为固定岗位,1级岗位为正处级岗位,2级岗位为副处级岗位,3级岗位为正科级或履行相应职责的岗位,4级岗位为副科级或履行相应职责的岗位,5级岗位为科员岗位。专业技术、工勤服务岗位中,固定岗位与机动岗位并存。专业技术岗位1至6级分别为1至6级馆员岗位,1至5级岗位各级内再分设3档,1档为最高档。


“我们的岗位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所有的人必须经过竞争才能上岗。竞争上岗需经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演讲答辩、打分、评审、组织考察、决定聘用等程序。”詹福瑞说,“竞聘上了岗,你也不要以为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我们还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国家图书馆的岗位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3种。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员工,具有优先晋升岗位级次的资格;年度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的员工,降级聘用;年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员工,降级试用聘用,试用期满,经再次考核决定是否聘用。


“岗位面前,人人平等。大家公平竞争,能者上,劣者下,无一特殊。”詹福瑞说,“比如馆里以前有一些研究馆员,虽然资格老,却三五年都没有什么科研成果。现在如果没有成果,连竞聘一级岗位的资格都没有,这就使馆里的学习研究风气日浓。”


去年年底,国家图书馆完成了所有岗位的竞聘工作。25人受聘为行*1级岗位,22人受聘为行*2级岗位,其中,5名副处级干部走上了行*1级岗位,7名年轻干部走上了行*2级岗位。专业技术类中,5人受聘为1级岗位,27人受聘为代理1级岗位,77人受聘为2级岗位,85人受聘为代理2级岗位,396人受聘为3至6级岗位或代理岗位。


企业剥离与后勤社会化


20年来,国家图书馆本着“以文养文、以文补文”的想法,相继成立了近30家企业,改革前仍有22家。这些企业虽然也曾为国图筹措资金、拓展服务范围做出过贡献,但目前绝大多数经营不善,基本处于亏损状态。改革过程中,国家图书馆请专业机构对所有馆属企业进行了资产评估,决定保留一个股份制企业和一个全资企业,整合并改制一个企业,其余19家企业一律撤销或转让。为解决企业人员问题,国图制定了一套安置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事业编制人员竞争馆内岗位,或办理馆内待退休、退养等手续,其余人员则一律按*策解除人事关系和劳动关系。


“这次馆属企业大剥离,使国图减轻了管理包袱,走出了赔本办企业却又被企业牵着走的怪圈,从而集中精力发展事业。”詹福瑞说,“对于留下来的企业,我们也将在产权明晰、资产剥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经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与此同时,国家图书馆对后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将后勤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分离,成立了后勤服务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2004年,国图又把原来对后勤的拨款方式改为付款方式或项目委托方式,还在一些服务项目上引入了竞争机制。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给讲了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曾经有一位外地的读者,为到国家图书馆查资料,不惜乘飞机来回,用5天的时间来查找。结果工作人员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找到了他要的东西。“而且,他根本不需要坐飞机过来。”这位工作人员笑着说,“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电子邮件就可以了。”


事情虽小,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图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他们积极拓展为中央与国家机关立法与决策服务的范围和领域。2004年,国图为中央与国家机关提供的信息咨询服务总量,是1998年的12倍。“两会”咨询服务已步入规范化轨道,品牌效应初步形成。国图还先后在人事部、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等部委建立了分馆,并为两院院士与百名专家提供特殊服务,允许他们直接进入基本藏书库查阅资料,在外借、阅览、复制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此外,他们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校等高校图书馆和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图书馆开展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建设标准、数字资源加工软件研发、络互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各国国家图书馆中开放时间最长的图书馆之一。”詹福瑞说。近年来,国图以改革为契机,深入挖潜,积极创造条件,为社会公众包括未成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比如扩大服务范围、简化读者借阅手续、取消部分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等。国图还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2004年除继续举办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文津讲坛”、“中国典籍与文化”、“敦煌与丝绸之路文化”、“中国文化风”等系列文化讲座外,又推出了“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国家图书馆文津读书沙龙”、优秀文化育人等新的活动项目,以加强图书馆在读者阅读方面的导向作用。“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改革试点,国家图书馆把改革的最终目标定位在改善服务,这也是国家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根本落脚点。”詹福瑞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