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肌炎是什么这些必知的危害你一定不知道 [复制链接]

1#

心肌炎是指各种病原菌引起的心肌细胞、心内膜、心外膜的炎症反应,其组织病理改变可呈现局限性或者弥漫性,因此心肌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不具有特异性,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它。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细胞,它支持心脏的正常工作,当发生病变时,轻症可能只有一些细微改变,患者并无明显的感觉,严重者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严重后果,如心脏衰竭、猝死等。

心肌炎的症状包括:

1.消化道症状。

2.病*感染的前驱症状,比如发热、肌痛和不适。

3.心力衰竭。可导致疲倦、运动能力下降、足部和腿部肿胀、呼吸困难。

4.胸痛。

5.心跳改变。比如心跳变快,或像是在跳跃地搏动。

如果怀疑是心肌炎,要及时去看医生。虽然许多类型的心肌炎可以自己好转而且没有后遗症,但也有些会造成严重的心脏问题,甚至死亡。

心肌炎的概述心肌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大部分患者见于身体健康、无基础器质性疾病人群,大部分以青壮年多见,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特别是长时间疲劳发病率较高。临床上按照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多见于病*、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霉菌、原虫、蠕虫等。非感染性:多见于过敏或者变态反应性心肌炎,如风湿热、药物等。按照病情轻重可分为普通性心肌炎和爆发性心肌炎。

普通性心肌炎占大多数,病情轻微,大部分预后情况良好,也有部分长期迁延导致慢性持续性心肌炎或者心肌病,而爆发性心肌炎发展迅速,很快会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低血压或者心源性休克,而且病死率可高达80%。

高度警惕心肌炎

第一,从病史和体征判断

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症状,患者常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等。

因此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感染后3周内出血心脏表现,如不能用一般原因解释的感染后重度乏力、胸闷、头昏、心尖部心音明显减弱、出现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脏扩大、充血性心衰等,这时需要高度怀疑此病。

第二,心电图ST段变化

T波低平或倒置常见,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或者异常Q波等。

第三,心肌酶检查

如CTNT、CTNI、CK-MB明显升高最有诊断价值。

还有其他相关检查,如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放射性核素、心肌活检等,受制于检验条件的局限性,医院无法开展,我们大部分是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进行判断。

因此,我们在接诊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年轻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心肌炎疾病,避免漏诊。

心肌炎的危害?

心肌炎是一种对身体非常有影响的疾病,有的心肌炎患者在听到医生说要做好自我护理的时候,感到不以为然,但是由于没有做好自我养护而引起的伤害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今天就这个问题我们来了解一下心肌炎有哪些危害?

引发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尤其是早搏,是心肌炎后遗症中最为常见的,其发生的机理非常简单,心肌损害导致的心肌自律性变化和传导变化所致,而且心肌炎导致的早搏中,药物控制效果往往较差。

导致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炎严重时会由于心肌受到病情的侵害范围比较广,导致心肌细胞损害严重,发生心力衰竭。而病*感染心肌后,心肌免疫系统激活,由于自身因素,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变态反应不断持续损伤正常心肌,从而出现心力衰竭。

演变为其他心肌病

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急性期后炎症持续,转为慢性心肌炎逐渐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经过数年或一、二十年后死于各并发症。各阶段的时间划分比较难定,一般以6个月以内为急性期,6月至1年为恢复期,1年以上为慢性期。急性期不明确的慢性患者与心肌病难区分,据当前认识与已有证据,有一部分心肌病是由心肌炎演变而来。

以医院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心脑疾病相关的知识,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