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体外电除颤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复制链接]

1#

电除颤是在短时间内给心脏外加较强的脉冲电流,使全部心机瞬间除极,以终止异位心律,使之转变成窦性心律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电复律技术的一种。目前,电除颤是普遍认可的治疗心室颤动的最有效方法,实施愈早,成功率愈高,但除颤成功并不意味着抢救成功,除颤后出现的诸多并发症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应及时加强防治。体外除颤技术操作可能的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栓塞、心肌损伤、胸部皮肤灼伤。

一、心律失常电除颤后可诱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交界性逸搏、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传导阻滞,心室颤动等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临床出现各类心率失常症状。1.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除颤时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防止除颤造成其功能障碍。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3.24小时持续多参数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学氧饱和度及心电示波情况,及时发现心律失常。4.监测血清电解质,特别注意血清钾浓度,防止血钾过高或过低再次导致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1.开放并保持静脉通道通畅。2.备好急救药品、除颤器、简易呼吸器、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3.期前收缩大多数分钟后可消失,无需特殊处理。如为严重的室性期前收缩并持续不消退者,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再行电极复律;若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症状轻能自行恢复者可不作特殊处理,必要时可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或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二、急性肺水肿1.患者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30-40次/分,端坐呼吸。2.伴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3.患者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两肺布满湿罗音及哮鸣音。4.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救治不及时常危及患者生命。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急性肺水肿。2.保持静脉通道通畅。3.备好急救药品、物品。1.取半坐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2.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6-8L/min,并用50%乙醇湿化。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从而改善通气。3.遵医嘱给予镇静剂,皮下或肌内注射吗啡5-10mg或哌替啶50mg,但昏迷、休克、严重肺部疾病患者应禁用。4.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减少回心血量。5.遵医嘱给予血管扩张剂,降低前后负荷。6.遵医嘱给予强心剂,如缓慢静脉注射毛花苷C(西地兰)0.2-0.4mg。7.遵医嘱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周围血管阻力。8.遵医嘱给予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9.及时、准确、详细地记录抢救过程。

三、栓塞除颤易使心腔内新形成的栓子脱落,而造成栓塞。右心腔栓子脱落易造成肺循环栓塞,左心腔栓子脱落,易造成体循环栓塞。一般在电除颤24-48小时发生或2周后发生。1.肺栓塞(1)呼吸困难、急促:约85%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2)胸疼:胸疼是肺栓塞的常见表现,75%的患者表现为胸膜样疼痛,部分患者在发病早期即出现类似心绞痛样的疼痛。(3)晕厥:常常是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唯一或首发症状,其发生率约为14%。(4)休克:患者常大汗淋漓、焦虑、血压下降、少尿等。(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出现浅静脉怒张,深静脉压痛,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6)咯血:多发生于栓塞24小时内,量少,约30ml,大咯血少见。(7)发热:少数患者出现发热,常为低热。个别患者体温可达39℃以上,并持续1周左右。(8)肺部、心脏、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应体征:如常可闻及细湿罗音、哮鸣音,下肢水肿等。2.体循环栓塞栓子栓塞到不同的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脑栓塞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

密切监测呼吸、心率、血压、ECG及血气的变化,尤其注意下肢深静脉栓塞临床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患者取仰卧位卧床休息,若血栓来自下肢,应抬高下肢,减少活动。2.给氧持续鼻导管吸氧,缺氧明显者可用面罩给氧,必要时用人工呼吸机或者高频通气。3.止痛可皮下注射吗啡5-10mg(昏迷、休克、呼吸衰竭者禁用),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或者罂栗碱30-60mg肌内注射。4.抗休克用多巴胺20-40mg或者(与)间羟胺20-4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ml中静脉滴注。依据血压水平调整升压药物的浓度与滴注速度,保持收缩压在90mmHg左右。5.治疗心力衰竭遵医嘱给予利尿、强心药、*毛花苷K0.25mg或者毛花苷C0.4-0.8ml加入50%葡萄糖20-40ml内缓慢静脉注射。6.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明显着,给予氨茶碱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7.溶栓治疗。8.抗凝治疗可用肝素和华法林。9.外科手术摘除栓子。

四、心肌损伤心电图上出现ST-T波改变,血心肌酶升高或者血压下降。个别患者可出现病理性Q波。1.24小时持续多参数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心电图、血压变化。2.遵医嘱检测血心肌酶。1.轻者5-7天可恢复正常,无需特殊处理。2.持续时间较长且不见好转者,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五、胸部皮肤灼伤电击部位皮肤红斑、水疱,也可呈块状、线型灼伤,水疱破损后溃烂。

1.除颤前检查并清洁除颤部位皮肤。2.正确选择电极板大小:成人电极板直径10-13cm,婴儿4-5cm,儿童8cm。3.电极板上涂满导电胶或用4层0.9%氯化钠注射液纱布包裹电极板,以保证电极板与皮肤良好接触,防止空气间隙使接触点阻增高而烧伤皮肤。4.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摩擦,防止皮肤破损。根据皮肤灼伤程度按烧伤创面进行相应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